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国际企业向中国展示产品、服务和技术亮点的年度盛会,进博会彰显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梅赛德斯-奔驰方面获悉,今年梅赛德斯-奔驰将携明星阵容亮相上海,总共7款展车涵盖了旗下全部4个品牌,包括3款新能源车型、3款“MANUFAKTUR匠心高定”高端豪华车型以及1台基于S级轿车的智能安全展示车。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
“一直以来,进博会为促进国际交流和共享发展机遇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今年,梅赛德斯-奔驰第五次参展,为中国客户带来了多元的电动化车型、高端豪华座驾和行业尖端技术。年也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我们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未来,梅赛德斯-奔驰将加速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创新转型,携手本土伙伴推动汽车产业升级,为深化中德合作作出贡献。”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HubertusTroska)表示。
携重磅车型参展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进博会上,梅赛德斯-奔驰带来的3款新能源车型是EQSMATIC、梅赛德斯-奔驰GLEeMATIC以及梅赛德斯-AMGEQSMATIC+。
当前,梅赛德斯-奔驰正在提速驶向“全面电动”。按照规划,至今年底,梅赛德斯-奔驰将为其服务的所有豪华细分市场提供新能源车型;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均为纯电平台。在年前,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为实现全面纯电动做好充分准备,并致力于最晚到年实现新车阵容的碳中和。
在中国市场,截至目前,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车型阵容已经覆盖了轿车、SUV、紧凑车型及性能车等各豪华细分市场。而随着4款梅赛德斯-EQ纯电车型已在华本土化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将能更进一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专属升级配置,满足本土电动需求。
除了在新能源车型上发力,梅赛德斯-奔驰也在今年开启了“重塑豪华”战略的全力奔跑。
“梅赛德斯-奔驰正致力于更有效地拓展品牌实力,以多元的产品组合计划,打造令客户心之所向的座驾。‘MANUFAKTUR匠心高定’专属定制服务旨在以匠心独运的个性细节和豪华尊享的专属格调,为别具审美品位的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产品选择,满足其多元化的美学和工艺诉求。”梅赛德斯-奔驰方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MANUFAKTUR匠心高定”为迈巴赫S级轿车创新打造了4款定制车漆,并携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仇庆年,以瑰丽中国色为灵感,共同赋予“玄黑”“月白”“霁青”“栾华”专属命名。
本次展车阵容中的梅赛德斯-迈巴赫SMATIC匠心高定首发版甄选5款手工喷涂的双色漆面和玄黑定制车漆,并可选择3款Nappa皮饰和3款双色调方向盘的专属配色方案,配上精雕细琢的内饰装饰与手工艺打磨细节,颇显豪华质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全球首座梅赛德斯-迈巴赫·礼境城市品牌中心已落地上海。
当前,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下,汽车行业正面临生态重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由之路。
今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聚焦汽车软件和数字化转型。
记者获悉,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拥有除德国本部以外最全面的研发网络,在京沪两地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后者聚焦汽车软件和数字化转型。
“持续深化的本土研发布局不仅能更好地将产品和技术依照客户的需求量体裁衣,还将中国创新灵感带往世界,强化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竞争力。”梅赛德斯-奔驰方面表示。
自动驾驶领域一直是梅赛德斯-奔驰研发的亮点之一。记者了解到,年底,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获得全球首个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国际认证。目前,梅赛德斯-奔驰正在和中国相关部门沟通,计划在中国三个地区开展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测试项目,未来在满足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把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拓展到整个中国市场。
中国已成梅赛德斯-奔驰重要的创新中心
中国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多年来,梅赛德斯-奔驰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不断强化本地研发团队、提高关键技术自研实力的同时,也不断拓展与中国汽车企业、科技企业、初创公司和知名高校的广泛合作,因地制宜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助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譬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今年7月,梅赛德斯-奔驰与腾讯宣布将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提速梅赛德斯-奔驰自动驾驶技术的模拟、测试和应用。
而在电动化领域,梅赛德斯-奔驰今年与远景动力达成合作,远景动力将充分发挥领先产品优势和全球化产能布局,依托其绿色科技与零碳系统解决方案,为梅赛德斯-奔驰提供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记者从梅赛德斯-奔驰方面获悉,随着中德两国在汽车工业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加速,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旗下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与清华大学签署为期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将年成立的“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升级为“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携手扩展双方在智慧交通、智能汽车、交通新能源、本土化等领域的研究。
梅赛德斯-奔驰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始于年,10年来,双方聚焦智能驾驶、智慧交通、主被动安全、车辆电池、标准法规等领域,共同开展科研合作,累计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双方不断推动可持续交通领域前沿进展,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产出专业报告17份,开发软件系统6项。
“中国不仅已成为梅赛德斯-奔驰非常重要的创新中心,更是全球汽车行业转型的先锋。今年迎来梅赛德斯-奔驰与清华大学精诚合作10周年,我们有幸与这所顶尖高校长期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前沿领域的发展。同时,我们非常欣喜看到这一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成为中德紧密合作的又一范例,双方将在可持续交通领域不断扩大联合研究。这一产学研合作再度彰显了梅赛德斯-奔驰对中国的坚定承诺。”唐仕凯表示。
据悉,未来5年,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将聚焦交通智慧化、能源绿色化、应用本土化、车辆智能化、可持续发展五大趋势,围绕诸多前沿领域开展研发,包括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汽车芯片、智能网联,以及电池回收和车辆到电网(V2G)等技术。
此次深化合作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本土研发的又一里程碑。中国在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研发网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年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作为首款国产车型投产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在过去17年间不断加强本土研发能力。在持续深化在华研发的进程中,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本土行业领袖、科技和IT公司、初创企业及知名高校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在扩大本土研发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年,梅赛德斯-奔驰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高级设计中心的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北京启用中国研发中心,标志着其在华创新能力迈向全新高度。年,总投资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在京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加速新车型的本土化。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自动驾驶与智能互联技术,不断强化其本土创新实力。
(编辑:张硕校对:颜京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