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路梦怡实习生闫奕
“我认为今年二季度可能还不是简单地按下了播放键,应该是直接按下了快进键。”
车市大环境疲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首席运营官段建军的这句话却透露着小得意。
今年上半年,奔驰(含smart品牌)在华销售新车共34.6万台,同比微增0.4%,尽管增幅不大,也成为了一线豪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和奥迪)中的销量冠军。
但此外,还有些“冠军宝座”,奔驰坐得着实不舒服。
比如,上半年奔驰以召回13次、共近80万辆的“成绩”,排名国内乘用车召回批次和数量第一。6月底,奔驰宣布在华召回66.9万辆汽车,几乎覆盖了旗下全部车型,成为年度奔驰单次规模最大的一次召回。
下半年情况可能也不容乐观。7月10日,奔驰又召回辆汽车,包括部分国产C级、E级轿车和GLCSUV。
今年已是奔驰在华生产乘用车的第15个年头,此间,关于奔驰的质量、产品线以及服务等争议从未间断。
一面是销量增长迅猛,一面是口碑之殇,国内消费者对奔驰近乎矛盾的包容度,致使奔驰在中国长期处于一种“撕裂”状态。
不过,随着汽车行业快速进入深度调整期,奔驰如果再不正视短板、重视负面,消费者恐怕也不会再傻傻买单。
“大奔”光环闪耀
“奔驰的历史就是汽车的历史”,这话一点不假。
第一辆汽车、第一款增压汽车、第一款量产柴油轿车、第一款量产配备四冲程燃油喷射发动机的汽车……都是奔驰研制成功的,这让奔驰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独一无二的信任感。
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代号为W和W的奔驰S级被引入国内市场,一时间,这款体型庞大、造型威武的高档轿车迅速被国人所熟知,中国消费者将W叫做“虎头奔”,后来统称奔驰S级“大奔”,随后这也成为奔驰品牌的别名。开“大奔”,几乎成了人生赢家的象征。
▲虎头奔
年,北汽与戴克集团北京吉普重组,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标志着奔驰在中国进入合资生产阶段。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虽然国产化的脚步不如奥迪、宝马,但奔驰在产品和品牌上打造出了非常具有辨识度的豪华感。
年,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全新国产奔驰E级长轴距版首辆量产车在北京奔驰公司新工厂正式下线,整车特别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乘坐习惯及行政级座驾的需求,设计了长车身,比同代进口E级轿车加长mm,对于国人来说,更长的车身,往往代表着更加气派。
同年,奔驰在全球推出thebestornothing(惟有最好)的品牌战略,这句当时的经典广告语,也让奔驰在中国市场成功圈粉。
曾位于北京三里屯的Mercedesme体验店,集餐饮娱乐、精品购物、产品展示和试乘试驾于一体,成立之时,其他汽车品牌鲜有类似的用户体验,是汽车品牌最早的线下体验店之一,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也为奔驰带来不少中国流量。
种种布局之下,自年以来,中国市场就成为奔驰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
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也几乎是连年提升,以最近三年为例,奔驰在华分别售出新车58万、65万和69万辆。年,中国市场销量占奔驰全球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一,与年相比,奔驰在年在华销量增长了近一倍。
“店大欺客”?
虽然赢得了中国市场大量消费者的宠爱,但奔驰的负面事件如影随形,最“轰轰烈烈”的几次,都是由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事件。
年,因多次修理依然问题频出,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曾上演“老牛拉奔驰”和“砸车门”;年,奔驰车主在深港澳车展举横幅维权,抗议部分C级和E级车内异味;年4月,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控诉奔驰发动机漏油,更是让奔驰成为众矢之的。
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奔驰车主哭诉维权引起各界反思”事件,成为年社会影响力第一大话题。
协会表示,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虽是个案,但其背后折射出汽车消费领域维权困难的现状,同时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存在产品质量缺陷、厂商经销商销售套路多、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乱象,值得各界反思。
▲
图片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55.html